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喜报!我校两个项目入选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公布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评选结果的通知》(京教函〔2023〕375号),我校建筑学院张大玉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未来建筑颠覆性技术创新育人平台”、土木学院季节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韧性交通基础设施产学研贯通式创新育人平台”成功入选。

2023年3月,市教委组织开展“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的申报和评选工作,经北京地区各高校自主申报、市教委评审并公示,最终遴选出76个平台入选。

学校将以此入选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依托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审核评估整改相关要求,不断加强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在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创新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建设发展贡献北建大智慧和力量。

未来建筑颠覆性技术创新育人平台简介

北京建筑大学和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未来建筑颠覆性技术创新育人平台(未来建筑技术研发中心挂牌)。合作双方面向建筑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需求,共同致力于建筑智能设计和数字建造的研究和推广,培养“精•专•特•新”新型数字化建筑人才,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育人的核心内容。“精”是指精深的数字化思维能力;“专”是指专业的全信息研判能力;“特”是指利用数字化工具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新”是指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设计创新的能力。

平台依托合作双方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工业化建造、城市运维等领域的产业和教育资源,推动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同时探索数字建造领域的教学模式。平台实现了校企紧密合作,在北京、广州、贵州三地建设了校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平台还致力于推广数字化建筑技术和理念,加强产学研协同,探索建筑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新模式。

未来建筑颠覆性技术创新育人平台经历了2年的建设,在育人、教研、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逐渐探索出“技术引领,聚焦前沿-双擎双导,学产协同”的创新育人模式。

目前,国內外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建造技术、智能装备替代技术等飞速发展,相比之下,国内建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亟待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加之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国内急需实现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自主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平台在今后的建设中将做出重要且必要调整与优化。在育人内容方面,平台将更着重于的技术本质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竞争力提升。在育人机制方面,平台将着眼长效、放眼未来,更着重于产研学深度底层共建与多平台参与协建。

韧性交通基础设施产学研贯通式创新育人平台简介

依托北京建筑大学资源优势,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搭建的韧性交通基础设施产学研贯通式创新育人平台,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以产促研、以研促学、以学促产”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平台成员共4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教授级高工6人等,绝大部分成员具有海外学历或留学经历。

平台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于服务首都北京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亟需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技术背景下,以解决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交通基础设施长寿命、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化四方面重大需求为目标,开展绿色道路材料、全寿命设计、智慧道路建设和设施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针对各个年级大学生设计培养方案、开放实验平台,通过亲历见证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直接投入工程应用的各环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探索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攻关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总结育人经验,调整完善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内外部环境,形成人才培养从技术攻关到思想创新再到多维度人格塑造的培养途径。

平台在自身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内容及科研促进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团队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宝钢教育优秀教师特等奖等教学成果和荣誉。依托平台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2 次、“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 次等奖项、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8 人、北京市三好学生 3 人等荣誉。团队共承担国家级课题 30 余项,发表论文 300 余篇,出版专著 10 余部,授权发明专利 150 余项,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性行业标准 20 余部。平台自2020年以来,共承担协同育人、实习(实践)任务3000余人次,接待其他高校学生联合培养、实习(实践)200余人次。